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稿库

南陵司法 |唱响法治文化品牌 厚植法治建设根基

字体大小:

立足自然禀赋、人文积淀

以法治为根,以文化为魂

与法治同行,与时代共进

塑造富有南陵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

开启了探索、淬炼、蜕变之旅

周郎法治文化品牌

从无到有

从有到实

从实到精

01 周郎法治平台

周郎法治文化艺术馆、省级青少年普法馆、全省首家农民普法馆、周郎法治宪法广场、文化广场等主题馆(场)特色鲜明、拱卫呼应,成为一站式“学法超市”“学法基地”。周郎法治文化艺术馆,重点展示法治文化研讨成果,展出南陵自书自画、自导自演、自创自唱的书画、童谣、动漫等法治作品,成为南陵法治体验打卡地,年参观超万人次。农民普法馆以“一五”“二五”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张伯英、张家伦生平事迹为重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警言法语,有多发易发、释法明理的典型案例,让群众寓教于乐。周郎法治宪法广场、周郎法治文化广场等地标性休闲广场,把流动法治元素嵌入固定法治阵地,在普法同时,彰显趣味、启示、实用等理念,主题雕塑突出引领,法治灯柱创意新颖,警句灯谜驻足即观。

军训中的学生参观青少年普法馆

02周郎法治载体

持续开展五届“12·4”大型法治文艺汇演,已有52个群众自编自演、自弹自唱的法治节目参演,场均参观人数超千人,网络点击达10万人次。《法治三句半》《法治之光》等经典诙谐语言类节目深受群众好评,成为系列保留曲目。《法润春谷》栏目直插基层一线采访服务对象,用数据发声,用事实说话,成为南陵群众感知点滴法治进步的“观景台”,增强法治体验,共享法治成果。《零距离法庭》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面对面以案释法、倾听民意、促进争议化解。《交鑫话》专栏面对面交心、现场说法,以喜闻乐见形式和时尚流行的网络用语与群众沟通,深受群众和网友喜爱。

高铁小镇闹元宵之普法三句半

03周郎法治作品

持续开展周郎法治主题系列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本土南陵人热情高涨,域外创作者踊跃投稿。内蒙古著名作曲家李兴伟、湖北著名残疾作家林蓝等名家作品珍藏馆内。《周郎法治主题曲》唱出了南陵人对法治的向往,《周郎法治画册》定格了法治南陵的经典瞬间,《我的法治故事》汇聚了百余位法治人所思所盼、所谋所为的点滴,《周郎法治典型案例》再现了执法人严格执法、柔性执法的担当和情怀,《柳暗》《青苗》《安居》《隔壁邻里》等一批精品力作,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

法治文化作品

04周郎法治人物

身边的执法、司法、普法等典型法治人物脱颖而出。省十大最受欢迎的人民调解员沈为人“心连心”调解法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有纠纷,找老沈”,一句简单的顺口溜,道出广大群众对沈老的认可、敬重。深夜出动巡逻、日常执法检查、“鹰眼”科技禁渔……这是全国全国行政执法先进个人任青松和队员的日常工作。城管专家型执法人员张海群、有慧眼识图破案专家叶葵、有全省十佳公诉人程云、有敢于动真碰硬的执行法官奚峰等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