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来感受舌尖上的“春意盎然”

字体大小:

小龙虾诱人

螺蛳肥美

野菜新鲜

春雷一响,万物生长。香椿、苋菜、马兰头、苜蓿头、豌豆头等野菜陆续上市;菜市场、大排档,小龙虾“爬”出水面;甜口、咸口,春天的第一口青团款款而来……各种春日限定食物“争奇斗艳”,市民也感受着舌尖上的“春意盎然”。

蔬菜:“七头一脑”上餐桌

对于芜湖市民来说,春天到来,吃“野”尝鲜食一种习惯。芜湖的野菜也很多,主要包括香椿头、荠菜头、马兰头、苜蓿头、豌豆头、枸杞头、小蒜头和菊花脑,也就是很多老年人口中的“七头一脑”。各种做法也非常丰富,比如荠菜馅饺子、香椿炒鸡蛋、水芹炒干子、蒸面条菜、蒜泥苋菜等等,让人垂涎欲滴。对于春野菜爱好者来说,虽然春野菜价格不菲,但和去年同期比,价格便宜不少,本地春野菜和外地春野菜差价也很大。

“香椿便宜了,5元一两,花10来块钱,可以做一盘菜了。”3月19日上午,在东郊路农贸市场,一位摊贩吆喝道。随着气温回升,香椿等春菜开始大量上市,“往年这个时候,香椿都要100多元每斤,今年便宜了不少”。摊贩表示,目前芜湖市场香椿有本地产和云南等外地产两种。“这几天,本地产最高售价90元每斤,云南等外地的,根据品质,售价从25元每斤到50元每斤不等。”在该摊贩看来,虽然产地不同,但是香椿口感相差并不大,“云南本地香椿价格低了,我们拿价便宜,零售价就低了,其实都是野菜,不是冬天的大棚菜”。

“说实话,到了春天,最期待的就是‘吃春’了,春野菜又鲜又嫩,我们家可以从上市吃到下市。”在东郊路农贸市场,市民刘阿姨正在选购春野菜,“我买了香椿,回家炒鸡蛋,还有马兰头,用开水烫一下,和香干一起拌着吃,打算再买点春笋和蚕豆,和肉片咸菜一起炒着吃,再弄点河蚌咸排骨汤,绝对满口鲜”。在刘阿姨看来,很多野菜只有春天有,错过一次,就要再等一年,“‘舌尖上的春天’还是非常美妙的”。

水产:小龙虾、河蚌、螺蛳爬来了

阳春三月,对于喜爱小龙虾的市民来说,春天也是真的到来了。在江城的农贸市场、大排档,小龙虾在“沉睡”了一个冬天后悄然上市。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小龙虾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隔年的红壳虾,价格相对便宜点,以及刚上市的青壳虾,售价相对较高。

“这些都是刚上市的小龙虾,个头偏小,价格不便宜。”3月19日中午,在市区一家大型超市水产品交易区,记者看到小龙虾售价39.9元/斤。“今年小龙虾上市比往年提前了一些,主要和气温回升有关系。”对于目前小龙虾的销量,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尚未到大量上市的时期,加上个头小,价格高,尝鲜的市民并不多。

在市区一些农贸市场,不少摊贩也开始销售小龙虾。“大点的25元每斤,小点的20元每斤,是去年冬天的红壳虾。”在黄山西路菜市场,一水产摊主表示,因为芜湖的小龙虾还未到批量上市期,现在市场大部分小龙虾都是隔年的红壳虾,“青壳虾现在拿货价格高,要40元每斤,只有客户打招呼需要,我才会带点来卖”。该摊主打算等零售价在20元左右/斤的时候,再大批量销售。“估计要到4月份,小龙虾会肉质饱满口感好、性价比更高。”

除了小龙虾,蛰伏泥塘的螺蛳、慵懒的河蚌,也纷纷爬了出来。记者看到,螺蛳、河蚌等春季时令货已大量上市成为抢手货,不少水产摊位前都围着购买的市民。“我们家都挺爱吃螺蛳的。问了下价格,也不贵,准备买点螺蛳肉,中午回去和韭菜一起爆炒一下,味道很鲜的。”市民董先生打算周末再买点螺蛳回家弄个五香螺蛳。此外,河蚌等贝壳类水产也是菜市场里的“宠儿”。摊主介绍:“芜湖人把河蚌称为水菜,在春天的时候,会和咸肉、咸排骨一起炖汤,再放点小青菜,主打一个鲜。上市以来,销量就特别好。”

零食:“糯唧唧”的青团上市

不知道从何时起,春天的第一个青团开始在市民心目中占据一席地位。虽然距离清明节还有些时日,但江城无论是超市、甜品店还是一些糕点面点店铺,绿油油、软糯糯的青团已经上市。

3月19日,在市区一些糕点店以及超市,记者看到各种口味的青团均被摆放在显眼位置销售,青翠诱人、软糯甘甜,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购买。和往年一样,今年青团的口味有很多,甜口的主要有香芋味、紫薯味、爆浆芒果、抹茶味、黑芝麻味、豆沙味、榴莲味、芝士味等,咸口的主要有蛋黄肉松味、马兰头香干味、雪菜春笋味、荠菜等。其中,豆沙青团、咸蛋黄肉松青团依然是不少芜湖市民的“心头好”。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大型超市,盒装的青团一般一盒四个,每盒价格在10.80元到12.80元之间,散装的青团价格从17.9元/斤至28.5元/斤不等。在一些甜品店,青团单只售价普遍在6-10元不等。在一些面点店,手工现场包的青团备受关注,在高峰期会排起长队,单只售价从2.5元-7元不等。

“虽然从上市开售,就陆续有市民购买青团,但毕竟距离清明节还有10来天时间,因此销量高峰期还没有到来。”市区一家连锁甜品店店员表示,估计本月底开始,销售高峰就会到来,会一直延续到清明小长假结束。

大江晚报记者 汤荣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