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党建引领用活红色资源 在红色热土上跑出发展“加速度”

字体大小:

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更在于它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如何深挖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红色资源,凝聚发展动能,奏响乡村振兴曲?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团洲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紧密围绕建强“红色村”的发展目标,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在红色热土上跑出发展“加速度”。

打造“红帆船”党建品牌 传承红色基因

“敌人的子弹像雨一样,炮弹的轰鸣声就在耳边响起,但是我们的渡江英雄马毛姐没有后退,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7月,在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团洲村“红帆船”志愿服务队义务讲解员正向来参观的学生们声情并茂地讲述马毛姐的英雄事迹。一个个精彩的红色故事让孩子们仿佛回到了那峥嵘岁月,催人奋发前行。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团洲村党委积极打造“红帆船”党建品牌,弘扬渡江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据团洲村党委书记王元霖介绍,于2022年成立的“红帆船”志愿服务队由村“两委”干部、“五老”、党员、青少年等人员组成,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形式,已开展“童心向党”“红色研学”“讲红色故事”“红色课堂”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90余场次,不断传播红色文化。同时,志愿服务队坚持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防诈骗宣传、义诊、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位于团洲村莲花湖畔的渡江第一船纪念馆于2023年6月落成。截至目前,已承接各类红色教育、主题党日300余场次,接待参观学习人员1.2万余人次,已成为芜湖市集党史学习、党性教育、红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依托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团洲村党委还举办了“红色骑行”思政教育、“童舟杯”小小讲解员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团洲村红色文化影响力。

另外,团洲村党委充分利用辖区大型企业资源优势,开展“红色合伙人”党建共建。比如芜湖新兴铸管公司采购团洲村5万斤西瓜,芜湖造船厂为渡江第一船纪念馆捐赠7个船舶模型,格力电器为渡江第一船纪念馆捐赠空调等,合伙效益已融入到“红色村”的发展中。

深挖“夏家湖”红色资源  奏响乡村振兴曲

如何让“红色基因”真正变成可持续的“发展基因”,赋能乡村振兴?团洲村党委坚持发展红色产业,围绕渡江第一船登陆点“夏家湖”,打造自有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021年12月,团洲村正式成立“芜湖市夏家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并同步设计夏家湖LOGO、注册品牌商标,主营业务为农产品销售、红色研学和干部教育培训。同时,团洲村大力发展实体化产业,与村内经营数十年的小磨麻油厂合作推出“夏家湖小磨芝麻油”,进一步拓宽收入渠道。公司成立2年多来,经营性收入累计达200余万元。

2021年底芜湖市启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后,团洲村党委抓住发展新机,经过精心筹备,于2022年6月牵头成立“芜湖市团洲村弘帆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两委”干部带头全员入股、邀请致富能人参股入社等方式,有效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合作社成立当年,团洲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至200多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薄弱村到经济强村的跨越。为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在联合村内小磨麻油厂合作推出“夏家湖小磨芝麻油”后,紧接着团洲村引进菜籽油生产线,成立了芜湖市团洲村弘帆油厂,自主生产销售“夏家湖”牌菜籽油。今年1月,油厂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已销售菜籽油2.5万斤,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

打造红色党建品牌、大力盘活红色资源,村民成股民增收致富……保定街道团洲村正逐渐成为红色底蕴足、发展后劲强、社会影响深的试点强村“样板”。

大江晚报记者 芮娟 实习生 陈茜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