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市民双休日“打卡”低空经济大会
市民现场了解高科技产品
为展示安徽省及芜湖市低空经济发展成果,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于9月6日—8日在芜湖举办。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成为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内重要的低空装备基地。2023年,我市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达400亿元、增长26.6%;今年上半年,产值达253亿元、增长26.8%,获得“大飞机看上海,小飞机看芜湖”的美誉。
一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精心绘制产业图,目前已集聚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航空部附件、临空经济、低空运营等产业链企业近200家,涵盖研发、制造、维保、运营、培训、物流等全产业链,整机重点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达100%,基本实现“不出园区即可生产一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芜湖还设立5亿元政府投资母基金,撬动50亿元社会资本跟投,争取10亿元省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落地芜湖。
同时,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芜湖组建低空经济研究院,成立国家级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成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77个,攻克行业“卡脖子”技术24项,取得21项国内第一。中电科钻石飞机制造了首架“安徽造”通用飞机,通用飞机整机交付量连续多年国内第一。劲旋风航空拥有30个系列6000余款螺旋桨产品,占据国内中小型螺旋桨市场90%以上份额。航瑞动力成功研制9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活塞发动机,其中“云雀”成为国内首款具备上舰能力的重油无人直升机动力,“金鹰”打破欧美对中国自主高端动力的封锁禁售。中航华东光电自主研发的舱外航天服近眼显示系统应用到神舟飞船航天员出舱服。芜湖累计培育航空研发型、工匠型人才643名。芜湖航空职业学院今年招生,办学规模达1万人。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拓展低空应用场景。芜湖培育低空物流运输新业态,开通低空物流配送航线,创新外卖无人机物流配送新模式。以高空消防、应急救援、各类巡检、国土测绘及农林牧渔业等社会生产典型应用为重点,落地应用场景19个,年均飞行活动2万余架次,获批建设应急救援航空基地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数字化支援队南方基地。依托航空小镇、飞行营地、试飞基地等,提供研学科普、旅游体验、低空旅游、航空运动、飞行培训等服务,落户全国首家无人直升机国际培训与试飞基地,湾沚航空小镇获评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陶辛镇香荷飞行营地月均飞行体验近3000人次。
据悉,芜湖已连续2年承办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本次大会超1200家企业参会,4600余位嘉宾、7位“两院”院士参与,线上线下观众超10万人。大会同步举办专题报告会、成果发布展、实战化场景演练、项目签约会、供需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会上,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中心发布《2024中国上市及新三板挂牌公司低空经济发展报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志杰院士发布《芜湖市低空智联建设白皮书》,这将成为低空空域管理的国家标准;中电科、中国电子、华为等头部企业集中发布一批行业前沿最新成果;科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50个重点项目正式签约。
大江晚报记者 汤荣汛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