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成为“一束光” 照亮乡村孩子前行的路
他扎根乡村28年,潜心教学,匠心育人,悉心守护农村儿童梦想,用爱和责任托起了乡村孩子的未来,他就是近日刚刚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来自繁昌平铺九年制学校的数学教师汪洋。
做乡村孩子人生前进的引领者
近日,汪洋邀请了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乒乓球专业的大学生哥哥、姐姐来教孩子们打球,并邀请他们向孩子们讲述奥运赛场上乒乓球健儿的奋斗故事,激励孩子们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这个乒乓球社团有二十几个孩子,里面有一批留守儿童,大家都特别喜欢打乒乓球。我想,如果能够给每一个爱好乒乓球的孩子购买一副好一些的球拍,那就能更好地助力他们的运动梦想。”汪洋说。为此,汪洋在安徽省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心与心愿”教育公益活动中发起了为学校社团及留守儿童购买一副好球拍的心愿。“相信孩子们拿到心仪的球拍时,心情一定很激动。”
“农村的孩子特别淳朴,他们下课没事就围着你,向你问这问那。我给他们介绍一些外面的世界,孩子们很感兴趣,也经常向我表达他们的梦想。比如说,‘我长大了也要当老师’‘我长大了要去当军人’‘我要去做一个科学家’……农村孩子家长的语言也是朴素的,‘就算家里再穷,我们也一定要让孩子去读书。’‘我一定要让孩子通过读书去改变命运’……”这些纯真质朴而又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话语点燃了汪洋28年来坚守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教育的执着信念。他说:“我愿成为‘一束光’,照亮乡村孩子们前行的路。对于我来说,乡村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多的是像孩子们的父亲、母亲或者大哥哥、大姐姐一样,是他们人生前进的引领者、陪伴者、支持者。”
教育教学中最耗费心力的,莫过于对“问题”学生的感化。汪洋告诉记者,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比较“叛逆”、不服管教的学生,但在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后,他发现,这背后是单亲、和爷爷奶奶生活、没有好的学习环境、缺乏爱与信任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会时刻提醒自己,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要坚持用爱去温暖孩子们敏感的心灵,要用真心换真心。
这些年,汪洋一直坚持担任班主任,所带的班级曾获全国动感中队和首批全国红领巾中队的极高荣誉,被共青团安徽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联合表彰为红领巾奖章四星章中队集体。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敢想、敢说、敢问,在他的班级里,孩子们自信、阳光、快乐、积极。“汪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我们上课累了的时候,他会给我们讲一些笑话,缓解我们的疲倦,下课的时候还会陪我们一起玩耍。我觉得他非常关心我们。”学生们这样评价汪洋。
做青年教师成长路上的“摆渡人”
社会在发展巨变,作为乡村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迫在眉睫。面对乡村学校师生数减少、教科研氛围缺乏等困境,汪洋坚定初心,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有计划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在教学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比赛。2023年,安徽省教坛新星选拔,1977年出生的他,毅然决然踩着年龄线报了名。“不断地锤炼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一路过关斩将,也很荣幸,最终获得了安徽省教坛新星这个称号。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也是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常学才能‘常新’,只有‘日日新’,我们才能教育‘每日新’的学生。”汪洋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2018年8月,汪洋牵头成立了繁昌首个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努力发挥示范作用,搭建学习互助共同体,做青年教师成长路上的“摆渡人”。“我们工作室有几十位教师,现在很多都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有的还成为了市级骨干教师,还有的和我一起获评安徽省教坛新星。”汪洋介绍。“汪洋老师勤恳踏实,我对他的印象就是淳朴、奋进、向上。”采访中,平铺九年制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辛厚超说。新的学期,汪洋服从组织安排,交流至新港镇中心小学,开启了新的乡村教育之旅。
近日,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经各推荐单位逐级推荐,全国教育系统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评选,表彰一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汪洋老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开心,当然也深感责任在肩、使命重大。对于我们普通的乡村教师来说,这是一个至高的荣誉和莫大的鼓励。在这个称号的肯定和鞭策下,我要更加坚定我的教育初心,坚定‘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继续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在乡村教育这片土地上努力耕耘,播种未来。”汪洋如是说。
大江晚报记者 胡芳 通讯员 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