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演“双簧” 掉包老人百元真钞 被识破 夫妻双双落入法网

字体大小:

老人用百元假钞买生姜被店主识破,是知假用假还是另有内情?9月11日,记者从芜湖无为市公安局了解到,该局洪巷派出所经过细致调查,最终查出真相,抓获一对收到假币后妄图将损失转嫁他人的游商夫妇。

日前,无为市公安局洪巷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洪巷镇中心菜市场处发生纠纷。接警后,该所副所长伍众旺立即带领民警辅警赶到现场,只见一出售生姜的摊位前,一男一女正吵得不可开交。

民警见状,迅速上前将两人分开。经询问得知,72岁的王某林到许晓芬(化名)店铺买生姜。当王某林转身欲离开时,却被许晓芬叫住,说他刚刚购买生姜的100块钱是假的。王某林顿时就来火了,认为对方血口喷人。

经初步鉴定,此百元现钞为假币。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很快发现事情的端倪。原来,9月3日早上,王某林在洪巷镇街道老食品站门口看到一对夫妻模样的人在卖大蒜,价格比较便宜。于是他便上前购买了38元的大蒜,可当王某林拿出两张20元面额的纸币付账时。卖大蒜的女子将钱拿到手后说纸币残缺,不能用。“明明自己拿出来的钱是好的,怎么就缺了角呢?”王某林虽心存疑惑,却也未作深想,又掏出一张刚由银行取出来的100元面额纸币交给对方。该女子接过钱后,快速放到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包里。可就在此时,卖大蒜的男子又说,“缺了角的钱可以用,你就方便一下老人家吧”。女子便拿出一张100元纸币,还给王某林,要他用刚才两张20元纸币付账。

未及多想的王某林付账后,拿起大蒜便回了家。没想到,等他再去菜市场买生姜时,却被人说是假币。至此,假币来源基本明晰:猫腻或许就出在卖大蒜的女子在收款后,从自己小包里拿出的100元纸币上。民警进行走访及视频追踪,初步锁定违法嫌疑人线索。

9月9日早晨,一辆悬挂外地牌照停在路边出售大蒜的的小型货车进入民警视线。经细致比对,人物相貌特征均高度相符,民警果断出击。

经查,涉嫌使用假币诈骗的马某郎、周某艳是夫妻关系,来自亳州市某县,不知何时在买卖中收到一张百元假币,便想着如何“消化”掉,避免损失。日前二人来到洪巷镇出售大蒜,在王某林购买大蒜付款时,周某艳看对方上了年纪可能好糊弄,便将其交到自己手上用于付款的20元面额人民币迅速撕掉一个角,随后对买大蒜的人说“钱缺角,不能用”,再将钱退给顾客。待顾客拿出面值100元的人民币付款时,马某郎便对妻子讲,缺角的钱可以用。就这样,在夫妻二人上演“双簧”后,老人掏出的百元现钞在不知不觉中被“掉包”。

9月9日晚,周某艳因诈骗违法行为被处行政拘留12日,并处罚款500元;马某郎因诈骗被处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警方也就此提醒,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现金交易时,一定要仔细辨别,一旦收到假币,切勿再次使用,应当主动交给银行或公安机关,若发现有人制造、买卖、持有假币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

大江晚报 吴敏 倪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