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耕梦”让学生化身“小菜农”
繁昌区平铺九年制学校的学生们在学校种植园进行采摘活动
10月23日,繁昌区平铺九年制学校的学生们化身成了“小菜农”,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蔬菜种植和采摘实践活动,整个农场都充满了学生们的欢声笑语。
在劳动基地,同学们挽起衣袖,挥动锄头,收获了上学期种植的成果,既体会了大丰收的快乐,更体会了劳动的喜悦。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摘下辣椒、青菜、菠菜、香菜、包菜、油麦菜等,有的同学们就像寻找宝藏一样,发现成熟的果实,惊喜地欢呼着。
为丰富校园生活,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独特优势,平铺九年制学校将270余平方米的校园大门口侧面的荒地改建成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整地、播种、浇水、除草、施肥、采摘等过程,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这个名叫“童心耕梦”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被评为繁昌区首批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和最美种植园。春去夏来,在这片土地上,孩子们流淌着汗水,洋溢着欢笑,留下了回忆。
据悉,平铺九年制学校地处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环境优美城镇、国家级卫生镇、农业大镇——平铺镇,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校训为“品读农耕 立美育人”,为繁昌区首批品格教育实验学校。平铺九年制学校将中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多措并举,创新实施“劳动教育”。
学校每周开设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课上课下相结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每年春季,该校组织学生到周围进行远足野炊,今年开展的远足野炊暨第三届劳动技能大赛活动,往返全程将近15公里,除了远足野炊劳动教育活动,还融合团建娱乐游戏、评选品格教育之星内容;此外,学校建立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植树活动,走进大自然,亲身体验种植。
“劳动可以锻炼学生品格,现在的学生平时缺乏劳动教育,我们学校留守儿童居多,劳动教育缺失,通过让学生们全程参与果蔬种植,能加深他们对劳动的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该校党总支书记辛厚超告诉记者,学校通过系列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以劳动教育激发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现全环境育人。
大江晚报记者 奚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