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举办水稻机收减损比赛 以赛促训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十月末的稻田,金黄一片,稻穗饱满,秋收到了关键时刻。为了确保“粒粒皆辛苦”的秋粮颗粒归仓,减少损耗,10月29日上午,芜湖市农业农村局面向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割机驾驶员,在南陵县弋江镇四连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稻机收减损比赛。
上午9时30分,来自全市各县区的八位参赛选手齐聚四连村,稻田里四台收割机准备就绪。选手们赛前抓紧时间熟悉各自的比赛收割机,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几台收割机在稻田间往来穿梭大显身手,将颗粒饱满的稻穗迅速“吞”入仓内,收割、脱粒一气呵成(如图)。场边观摩的农户们纷纷为参赛选手加油。
八位选手全部比赛完成后,现场的工作人员选取每位选手收割的两平方米大小的耕地进行取样,对稻田撒落的稻谷进行称重,决出比赛名次。通过精确的测量,来自三山经开区的桂敬国取得了本次比赛的桂冠,“今天比赛我根据水稻的实际情况对收割方法进行了调整,比赛前也对机器进行了调试,能得奖很开心。我自己种植了四百亩水稻,每亩我能收大概一千一百斤左右的稻谷,注意‘减损增收’后,每亩稻田大概能多收二十斤左右稻谷。”
现场的农机专家介绍说,“减损”这个理念不仅在收割过程中要注意收割手法,还要在种植方面注意栽种品种,种植水稻要选择良种良田,跟农艺结合,做到在种植环节“减损”,并且农机驾驶员要针对不同的水稻采用不同的收割方法,倒伏的水稻要适当调整机器收割高度,结合水稻的成熟度对收割机进行力度调试。在场的农机驾驶员们纷纷表示参加这次比赛学到“东西”了,对接下来的秋收工作很有指导作用。
“全市范围这么大规模的水稻机收减损比赛,我们是第一次举办。”市农机中心潘正鹏主任表示,此次比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以赛促训,让农户们提升“减损就是增收”的意识,也让全市农机驾驶员们齐聚一堂交流经验,提升操作能力,保障秋收工作中能够颗粒归仓。
大江晚报记者 顾娅 实习生 谢雪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