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欢乐芜湖”乡村旅游什么样?
我市将继续实施精品示范工程打造“皖美休闲旅游乡村”,到2027年,力争建设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打造20个具有3A级以上景区品质的“皖美休闲旅游乡村”、50个以上市级休闲旅游乡村;建设2个以上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乡村民宿集聚区,培育50家“皖美”金、银牌民宿……这是记者从芜湖市文旅局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
据介绍,为积极适应乡村旅游发展新趋势,着力发挥芜湖市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为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乡村旅游规划布局。以山脉、水脉、文脉、古街等为串联,推动各乡村旅游点串珠成链、集聚发展。健全乡村旅游重大项目建设调度机制,“拼”大项目、“搏”大IP,聚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芜湖段)建设,推动繁昌窑、惠生联圩、油菜峨桥、鸠兹湾等项目进一步落地见效。鼓励支持资源禀赋好、基础设施完善、带动效益强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创建3A级以上景区、旅游度假区。
推动乡村民宿优质发展。对标国家旅游等级民宿、“皖美民宿”等标准,规范和引导民宿健康发展,强化“鸠兹小住”乡村民宿品牌建设。推动“民宿+”产业发展,鼓励房车、乡啡、餐厅、酒馆、文创店、手工作坊、书吧等新消费场景融入乡村民宿。到2027年,力争全市旅游民宿数量达500家。
做优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推动“皖美好味道·芜湖名小吃”融入乡村,进一步挖掘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乡村美食,创新开发乡村代表菜品,推动“皖美休闲旅游乡村”至少打造一道招牌农家菜、一桌特色农家宴,创建美食主题村。支持南陵老味道等特色美食品牌,推进地方特色旅游宴席的标准化、产业化,实现“一县一品”。到2027年,推出乡村旅游特色美食体验线路不少于10条。
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商品。深入实施乡村“后备箱”富民行动,挖掘乡村传统技艺资源,开发竹编、剪纸、香囊、木榨油等乡村文创产品,提升创意设计和包装水平,推动“皖美休闲旅游乡村”至少打造1个(套)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伴手礼。鼓励在田间地头、山林湖塘、生产车间等地开展场景直播,扩大旅游商品销售,推动特色农产品、非遗商品等市场化、产业化。
构建乡村旅游多元业态。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与农业、林业、中医药、体育、交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开发生态旅游、农耕研学、中医药养生、户外运动、数字演艺、休闲露营等深度体验业态。打造实景演出、剧本娱乐等沉浸式、交互式体验项目,创新开发夜游、夜集、夜娱、夜秀等夜间乡村消费新场景。提炼乡土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文化故事,鼓励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乡村,融入景区景点、线路设计、项目体验、讲解导览中,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持续举办“四季村晚”、广场舞展演、“送戏进万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游客感受淳朴热情的芜湖乡村风情。
大江晚报记者 吴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