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横山牛脯 春节餐桌上的“非遗”美味

字体大小:

如果说繁昌人过年的餐桌上有哪道荤菜是必上的,那么横山牛脯一定能算一道。你知道横山牛脯为什么这么好吃吗?一是因为食材,二是因为手艺。横山牛脯卤制工艺是繁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产地来自繁昌经济开发区西街回族村。今年春节前,记者来到西街回族村,亲眼见证了横山牛脯节前热卖的火爆场面。

据介绍,横山西街牛脯秉承百年传统卤制工艺,选用上好的新鲜牛肉,精挑10多种中药配料,不添加淀粉、食用胶,保持古法腌制,二十多道工序,文火慢炖多个小时。一块入口,芳香四溢,鲜美多汁,回味无穷,加上牛肉本身低脂肪高蛋白,特别受欢迎。

“牛”,是西街回族村给人的第一印象,来到西街回族村民俗文化广场,最显眼处就是一尊铜牛雕塑,“牛”雕塑身后便是琳琅满目的“牛”店铺。在名声最响亮的一家牛脯店,老板、老板娘正忙着招呼客人,“年前生意最红火,一天至少要卖1000多斤牛脯,保证当天现卤现卖,每天从凌晨1点要忙到晚上9、10点钟,晚上都有客人来买牛脯。”记者注意到,店门口停了很多芜湖市区以及芜湖周边来的车,虽说市里也能买到,但是大家还是更相信横山西街牛脯的源头销售。“芜湖人买了自己吃,带到外地甚至带出国的都多得很,这份家乡味芜湖人到哪里都想念。”老板对记者说。卖生牛肉的店铺生意也一样好,一位店主透露,年前一天要卖6000-7000斤生牛肉。

西街回族村党支部副书记鲍飞飞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传统熟食作坊的基础上,西街回族村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要求,进一步传承弘扬‘非遗’产品,积极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投资创办了食品公司,研制、开发牛肉熟食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品质升级,和村民个体店错位经营,主要以电商渠道销售。”鲍飞飞也亲自上阵直播带货,春节前,线上线下每天要销售1万袋产品。1月20日当天,在横山西街上,正举办牛肉美食大集,热闹非凡。来自芜湖繁昌的这道“非遗”美味,正在飞往芜湖人以及各地更多市民的春节餐桌上。

大江晚报记者 胡芳 文 许诚 摄


□新闻链接

记者初步统计了一下,芜湖的“非遗”项目中跟春节有关的“好吃的”真心不少。省级“非遗”里有丫山藕糖、无为板鸭;市级“非遗”有李老奶奶花生米、曹山七传统糕点、荻港香菜、百善贡酥、五香居传统卤菜、“寿记”糕点、雍家镇一品玉带糕等;县区级“非遗”里就更多了,有江太公熏鱼、红杨阿五牛脯、弋江羊肉、奎湖漂鱼、界山老鸭汤、牛歪子牛肉全席、金草包风鱼、花桥羊糕、九十殿米糕、陡沟酥糖、繁昌区蒸团子、复兴山芋粉丝、马山年糕、皖南封缸酒等。让我们一起“沉浸式”体验本土“非遗”魅力,过一个热热闹闹的“非遗年”!

大江晚报记者 吴安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