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白马街道:“赏花经济”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字体大小:

阳春三月,白马街道万亩油菜花在和煦春风、温暖阳光的沐浴下,进入了盛花期。田野里、小路边,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斗门民宿群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间,青瓦白墙的院落里,游客品茶赏景,孩童追逐嬉戏,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交通方便,房间干净,服务贴心,下次还来!”来自市区的张女士在民宿留言簿上写道。她告诉记者,这几年,一到春天,都要带上家人来这里打卡油菜花田,她见证了来这里赏花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村庄的建设也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来,在白马街道的振兴蓝图中,乡贤返乡化身“领头雁”,党员先锋勇当“排头兵”,共同执笔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通过“支部引领+乡贤助力+群众参与”模式,以“留住乡愁、升级功能”为内核,完成30个村庄美丽蝶变。

新大垾村更以“推窗见绿、移步见景”的生态格局荣膺市级示范村,街道斩获“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桂冠。该村利用“冬闲田”资源,巧妙盘活空心村民房,提档升级旅游设施、整治村民的房前屋后环境,让田园风光成为休闲观光的网红打卡地,辐射衍生出了“赏花经济”。

斗门民宿群选址紧邻主干道,距市区仅30分钟车程,客房均配备智能家居和独立卫浴。通过“线上+线下”推广,民宿与弋江区文旅平台、知名预订网站合作。管家式服务、农耕体验、非遗手作等特色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部分房型节假日入住率高达90%以上。

“以前村里垃圾遍地,现在游客都夸我们是‘世外桃源’!”民宿管家刘大姐笑着说。通过“民宿+生态”模式,村里绿化覆盖得到提升,新大垾村实现了民居美、环境美、生态美,环境改善带来经济效益,村民通过农旅融合实现了田外增收,走上了富裕路。

水稻收完种油菜,水田养鱼不歇地,土地“上班”全年无休!这还要得益于白马街道积极推广“水稻+油菜+绿肥”“稻鱼共生”等绿色模式。据介绍,目前街道已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在实现“赏花经济”的同时,通过“种养循环”技术,稻米也以“鱼田米”品牌卖出每500克5.5元的价格。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田利用率,降低种植成本,该街道积极推广标准化“节水灌溉连栋大棚”。记者走进一家连栋大棚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智能水肥一体机正精准“投喂”着青翠欲滴的果蔬,滴灌管网如毛细血管般在田间延伸,这片390亩的标准化“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正以科技之力掀起现代农业的“绿色革命”。

“过去大水漫灌,10亩地浇一次约70吨水,现在用上滴灌系统,20吨水就能搞定!”种植大户胡明龙指着棚内纵横交错的管道感慨。通过“政府补贴+企业指导+农户自筹”模式,街道5家经营主体引入智能节水系统,亩均节水率达70%,年节水量可填满1个标准游泳池。水肥精准配比,收购价每500克高出市场价0.5元。

如今,白马街道以5家示范基地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加入节水种植联盟,通过“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资采购、统一品牌销售”机制,打造出“白马鲜品”区域公共品牌。

芜湖日报记者 承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