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文明祭扫寄哀思 绿色清明更“清明”

字体大小: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4月4日,我市各大公墓迎来祭扫高峰。记者走访芜湖市龙华陵园、神仙台陵园等地发现,随着文明祭扫理念的深入人心,鲜花祭祀、网络追思等绿色环保方式已成为主流,传统节日正焕发出安全、文明、低碳的新气象。

文明祭扫深入人心

上午9点,芜湖市龙华陵园内人流如织,但秩序井然。墓区内,手持鲜花的市民成为主流。素雅的菊花、康乃馨被整齐摆放在墓碑前,寄托着对逝者的思念。

“以前祭扫时烧纸钱、放鞭炮,既污染环境,又容易引发火灾。现在改用鲜花,既美观又环保。”前来祭扫的市民王女士表示,近年来,随着文明祭扫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接受低碳祭扫方式。

记者现场看到,陵园内道路干净整洁,“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绿色殡葬 生态安葬”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为方便市民祭扫,陵园管理方增设了便民服务点,提供纸钱换鲜花、应急医疗等服务,并安排志愿者引导交通,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

    绿色殡葬蔚然成风

除了文明祭扫方式的普及,绿色殡葬也成为清明的一大亮点。近年来,芜湖市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大力推广花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并建设市级公益性骨灰堂——恩泽堂,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2023年3月底,恩泽堂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芜湖在推动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与传统墓地相比,骨灰堂不仅节约土地资源,还降低了殡葬成本,受到不少市民的认可。

“这个骨灰堂环境庄严肃穆,设施完善,我们家老人安葬在这里,既方便祭扫,又符合现代殡葬理念。”市民陈先生表示,厚养薄葬才是真正的孝顺,生态安葬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环境的保护。

据统计,截至目前,芜湖市已有685位逝者骨灰安葬于恩泽堂,1337位逝者选择生态安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芜湖市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推广等方式,鼓励市民选择节地生态安葬,全市生态安葬率逐年提升。

大江晚报记者 奚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