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端午食粽 甜咸口味各有搭配

字体大小: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端午佳节将至,粽子作为传统美食,深受人们喜爱。芜湖市卫生健康委提醒,美味也要讲究食用方法。

粽子主要由糯米制成,黏性大,不易消化。人体胃酸分泌在清晨和午夜时相对较少,如果早餐吃粽子,糯米停留在胃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反酸、烧心等不适。同样,晚上人体新陈代谢减缓,消化功能减弱,睡前吃粽子,易引起腹胀、腹痛,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建议将粽子作为午餐或晚餐食用,此时人体消化功能处于较佳状态,能更好地消化吸收粽子中的营养成分。

粽子馅料丰富多样,对健康的影响也各有差异。咸肉粽、蛋黄粽等咸粽,通常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盐分,过量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盐多还会使血压上升,对肾脏造成负担。而豆沙粽、枣泥粽等甜粽,糖含量较高,不利于血糖控制。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状况选择粽子口味,吃咸粽可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和汤品,吃甜粽则要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粽子虽然美味,但无论哪种粽子,食用量都不宜过多。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次食用粽子的数量不超过两个,儿童和老年人则应适当减少。食用时,建议搭配水果、蔬菜和酸奶等,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大江晚报记者 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