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宫”重焕光彩 繁昌城关夫子庙修缮工程完工
修缮后的城关夫子庙
记者昨日获悉,备受关注的繁昌区城关夫子庙修缮工程已顺利竣工。这座承载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明代建筑遗存,在历经精心修缮后,重新向世人展现其古朴庄重的风貌。
记者了解到,夫子庙位于繁昌城区南门河畔城关幼儿园内,是第五批芜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夫子庙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后历经多次迁址与修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迁至现址,并于1569年冬落成。古建筑原有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东西两庑、学舍、斋房等,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仅存大成殿及内泮池。作为古代学宫的主体建筑,夫子庙大成殿内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承载着尊师重道、传承文化的深厚内涵,在繁昌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为加强文物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昌区文化旅游体育局2024年启动城关夫子庙修缮工作,当年12月完成修缮设计方案评审,2025年2月,完成工程招标并开始施工。此次修缮工程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团队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城关夫子庙进行全面修缮保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东北角局部修补、对整体建筑进行排查修复、完善防水措施及治理虫害等。在修缮过程中,施工团队小心保留原有建筑构件中仍具有历史价值的部分;修补时,选用与原建筑材料相近的材质,确保修缮后的建筑在外观和结构上都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风貌;在清理虫害时,选择对建筑伤害最小的方式,保护原木质构件。最终,施工团队克服了施工场地狭窄、文物保护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等诸多困难,历经90个日历天的紧张施工,顺利完成修缮任务。
繁昌区文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繁昌区城关夫子庙修缮工程意义重大。从文化角度看,它使得这一明代建筑遗存得以妥善保护,传承了繁昌的历史文化记忆,为后人研究古代建筑、文化教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社会角度而言,夫子庙作为繁昌重要的文化地标,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也为城市增添了文化魅力。
大江晚报 张友莹 胡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