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也有寨山 古木郁葱古城沧桑
远眺繁昌寨山(图片由繁昌区荻港镇提供)
古枫杨树
寨山最高处标志
芜湖有两座寨山。一座在南陵县,李白曾寓居于此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千古豪情(本报日前曾报道)。另一座在繁昌区,似乎名气稍逊。日前,正逢黄梅时节家家雨,记者一行赶到了繁昌寨山一探究竟。不得了!赭圻村风景优美,郁郁葱葱,百年古枫杨、古栗树举目可见,寨山山顶上可远眺长江,古村中还有古城遗址,往事沧桑。这样的寨山,的确不应寂寂无闻。
百年古树讲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6月中旬,时阴时雨还不时隐约露出一缕阳光。一路坦途,一路清新,车行至繁昌区荻港镇笔赭路时,便能看见前方有山峰相连,最高处即为寨山。继续行驶,路渐抬升,不知不觉间进入山中。
据当地乡亲介绍,游览寨山有两条线路,一条可以从楼屋基上去,一条可以从后冲走。记者一行先行至楼屋基。经过雨水的滋润,山间草木如玉如翠,闪耀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连日降雨,从山上流淌下的雨水汇聚到溪涧中,哗啦啦流淌着,夏日山林仿佛奏响了一曲和谐动听的生命乐章,让人心生对大自然的感动。
在向上攀登的途中,突然几株高大的树木映入眼帘,每棵树围都有数人张臂合抱粗细。在最粗的一棵树上,记者看到一块牌子,标明了该树为枫杨树,当地人称为水桦树,树围6.6米,树龄200年。在这棵树旁还有棵略小的树,老乡说这是两棵夫妻树。除了这一对枫杨树外,路边山溪边、村舍旁还能看到不少百余年高龄的枫杨古树,仿佛在守护着村庄。看到有访客关注古树,路过的老人很自豪,“这些树有的是我们爷爷辈甚至太爷爷辈种下的,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其实,繁昌寨山的古木不少,除了古枫杨树外,在东西冲一线还能看到众多百余年树龄的板栗树。乡亲们说,这些板栗树有的是先人所栽植,大多是野生,每年秋天依然硕果累累,为大山的子民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这里的栗子甜糯,每年10月会有人来收购,村委会也会集中收购”。
古城兵寨犹记沧桑历史
繁昌寨山不仅仅有古树,一座座看上去有些年头的村舍似乎在悄悄告诉每一位前来拜访的游客,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者了解到,这里曾经有显赫一时的赭圻古城。
据介绍,公元525年,梁武帝把包括繁昌、南陵、铜陵、青阳四个地区设置为南陵郡,郡治设在繁昌境内的一个偏僻山冲里。这就是有关史书和方志上记载的赭圻城。赭圻城成了南陵郡府及县府所在地,并一直延续到唐天宝年间,南陵郡治才迁到青阳。赭圻城历经100多年的经营建设,一度成为一座江南名城。然而,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到了清代,曾经显赫的赭圻城,已荡然无存。
繁昌文物考古部门对此曾作过实地考察,赭圻古城遗址在今繁昌芦南乡赭圻冲,东依覆釜山、春谷岭,南靠赭圻岭为天然屏障,整个山势地形十分险要。
除了古城遗址可探寻外,还有历史传说可凭吊。据1999版《安徽省志》记载:明凉国公蓝玉被奸臣陷害,其子逃往此山扎寨,聚兵起义。自此,覆釜山被改称寨山。繁昌寨山地形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处也是抗日战争的游击根据地之一。
稳步建设期待美好未来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这样的寨山岂能寂寂无闻?据介绍,荻港镇及赭圻村正逐步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路线,并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命名景点名称,实现旅游与农家乐相结合的镇域旅游资源开发。
如今,随着基础建设推进,赭圻东冲步行到西冲已经从艰辛变成了享受,一条彩虹道连接东西冲,游客在步道上行走,眼中是绿色山景,耳中是鸟鸣啁啾,山道两边不时闪出一棵枝繁叶茂的板栗树、柿子树。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赭圻村计划在东西冲和二房组开发民宿项目,将二房自然村打造成一个集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该项目目前已流转20户居民的23座房屋,面积约20亩。民宿建设将充分尊重和保护二房自然村的传统风貌,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个性特色的民宿。
大江晚报记者 吴敏 文 汪武 摄
寨山档案
繁昌区境内有山因主峰“山顶如掌面,形类覆釜”,故名覆釜山,主峰海拔477.2米,为繁昌最高的山峰。当晴日映照时,覆釜山周边山谷,雾气蒸腾,显得五光十色,分外妖娆,“覆釜晴岚”为“繁昌古十景”之一。又据记载,明代覆釜山上曾扎寨聚兵起义,自此被改称寨山。
特产美食
寨山山高林密,竹木相依,自然少不了山珍。纯天然的葛粉、板栗、竹笋等养生食材备受游客青睐。
交通站点
自驾可根据导航沿着长江南路,再经236国道到达,约1小时,路况良好。公共交通可选择芜湖K503路至横山公交站,换乘当地26路至笔架公交站,再乘坐22路至赭圻站,也就是寨山脚下,用时4小时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