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6月24日,芜湖市举行“十四五”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介绍了乡村建设相关工作情况。记者了解到,芜湖市在“十四五”期间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十四五”以来,芜湖以项目为驱动,精心布局乡村发展蓝图,构建了覆盖“水电路气网”基础设施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全方位保障体系,更建立起市领导及市直部门联系精品示范村的工作机制。全市获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33个,建设中心村307个,完成497个村庄规划编制。南陵县、繁昌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湾沚区更是摘得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与全省“千万工程”重点县两项殊荣,乡村建设基础日益坚实。
芜湖坚持分类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资源要素精准滴灌。通过“县区配套、镇村投入、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建成美丽宜居村庄2318个,其中基础型976个、提升型999个、精品型343个。这些村庄如明珠般串联,实现了连点成线带面的规模效益。
在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芜湖创新不断。“厕所革命”提质增效:推广专利双盖板三格化粪池模式,新建提升户厕6.74万座,管护覆盖所有涉农镇街。南陵县智慧化管护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如今在南陵县,厕所干净整洁,没有异味,村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生态治理方面,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有力。坚持科学治污,“一水一策”精准施策,完成342个行政村污水治理、84条黑臭水体治理,治理率分别达52.6%(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目标)和93.3%;生活垃圾收运高效: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市县处理”体系,市场化覆盖率达100%,治理率与处理率实现双“100%”,信息化管理手段让乡村环境更清爽。
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亦实现跨越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抽检合格率连续稳定100%;供电可靠率99.982%,户均配变容量3.25千伏安,位居全省前列;农村公路总里程9663公里,建制村通客车率、四级及以上公路通达率均达100%;行政村4G/光纤、乡镇5G覆盖率均达100%,2024年新增农村5G基站481个。
芜湖在青山绿水间的和美乡村建设,不仅重塑了乡土风貌,更让“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图景日益清晰。未来,芜湖将持续对标先进,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打造“千万工程”的芜湖样板,让更多乡村绽放宜居宜业的新魅力。
大江晚报记者 顾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