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安徽首条长江隧道建成通车

字体大小:

7月1日上午11时,“皖江第一隧”——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正式通车。   芜湖日报记者 陈剑  摄


7月1日上午11时,安徽省首条长江隧道——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正式通车。这标志着长江安徽段“过江靠桥”的历史就此改写,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桥隧并举”新时代。

这条被誉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隧”的隧道,总长约6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北接江北龙湾路,连通芜合高速、天天高速;南接大工山路,经弋江路连通宁芜高速,是芜湖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骨架。其中4公里盾构段下穿长江主航道,最深达江面下68米,采用两台15.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同向掘进。

“长距岩高水压大、地层复杂施工难、断层破碎风险高、可燃气体滩底藏”是工程的真实写照。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曾评价其为国内乃至世界上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工程之一,也是长江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

“我们耗时2000多天,穿越堪称‘地质博物馆’的10余种地层,双线盾构机江底累计带压进仓3800余次,更换磨损刀具5100余把,攻克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中铁十四局集团芜湖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承震介绍,建设团队成功应用高压水刀割除刀盘肋板等国内首创工艺,自主研发泥浆固化技术等20余项核心专利,开展设备适应性改造上百项,为我国复杂地质水下盾构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通车当天,司机陈师傅驾车从江北新区出发,仅用5分钟便抵达江南主城区。此前两岸绕行需40分钟的车程,如今被压缩至“一首歌的时间”。隧道与芜湖已建成的三座长江大桥协同互补,显著提升跨江交通能力,有效降低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新能源汽车、智算、机器人等企业物流成本,推动更多要素资源集聚,助力芜湖加快建设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工程,隧道还与商合杭高铁、塔桥多式联运基地、芜湖港、芜宣机场等基础设施共同织密“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可快速衔接合肥、南京、杭州等都市圈,为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提供有力支撑。

芜湖日报记者 季鲲 王俊 王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