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200名职工子女的乡村成长之旅

字体大小:

开营仪式   记者 许诚 摄

走进大自然   陈松 摄


摸鱼捉虾时溅起欢腾水花、扎染布料晕开斑斓色块、开沟起垄挥洒艰辛汗水……连日来,美丽的鸠兹湾因一群“丰收少年·乡村振兴官”格外热闹,2025年芜湖市总工会夏令营正在这里上演着一幕幕生动的成长故事。

这些少年是我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职工的子女。酷暑8月,四期共200名职工子女在自然探索中开阔眼界,在文化传承中汲取智慧,在成长挑战中磨砺品格,尽享工会送达的这份特别的暑期礼物。

开营授旗燃期待 四大主题课程丰富有意义

“我一定做到遵守营规,团结队友……我行,我一定行!”8月11日,第二期开营授旗仪式上,望着教官手中挥舞的营旗,50名10—15岁职工子女握紧左拳、挺直腰板大声宣誓,眼里满是对接下来4天3夜夏令营的向往。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2025年芜湖市总工会夏令营赋予职工子女们“丰收少年·乡村振兴官”的特别身份。在鸠兹湾这片融合传统农耕与现代创意的热土上,职工子女们不仅是体验者,更是小小建设者与思考者。为此,夏令营精心设置了四大系列主题,让不同年龄段的职工子女都能在汗水与欢笑中收获成长,在心中播下热爱乡村、建设家乡的种子。

“小农夫变形计”系列课程中,田地、水塘等成了最鲜活的课堂。职工子女学习稻米课堂的知识,体验“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链条;通过开沟起垄和环保酵素制作,探索生态循环智慧;还有浑水摸鱼、丰收地笼,体验收获的快乐。

“自然艺创家”课堂上,传统扎染、竹编技艺的魅力让职工子女惊叹不已,亲手制作的扎染抱枕、竹编风铃等,还会被带回家中与父母分享。另外,小学组的职工子女还将体验鸟窝搭建,培养动手能力和生态保护意识;初中组的职工子女通过了解苔藓的生长环境,设计并制作植物微景观,在创作中发现自然之美。

“少年农科院”里,无人机施肥、蔬果发电趣味试验、落花生的秘密……让职工子女们直呼大开眼界,感受科技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每日的“养成系列课程”,则是一堂无声的成长课。坚持晨跑、学会洗衣服、被子要叠出方方正正的棱角……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井井有条,职工子女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明显提升。

最用心的是,夏令营为每位职工子女都发放了一份营员手册,可回顾每日行程,写下感悟、记录心情,见证成长之旅。

收获成长和快乐

职工及子女齐点赞

4天3夜的夏令营虽不长,却在职工子女的心底刻下深深的印记,也让职工真切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用心暖心。

“这是我暑假最开心最有收获的一段时光!”来自南陵县的初中生琳琳在营员手册中记录道。即将升入初三的琳琳,暑假本被学业压力包围,芜湖市总工会主办的夏令营成了最意外的惊喜。她不仅在田间、活动室释放了压力,还学会了扎染、搭鸟窝等新技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在团体协作中,她的社交沟通能力明显提升。结营时,琳琳还被授予“自律小标兵”的荣誉,满载而归。

看到孩子在夏令营归来独立又自信的模样,琳琳的妈妈严家珍既惊喜又欣慰,“变化特别大,现在每天起床都主动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生活、学习都更积极自律了”。

从事快递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汤剑云,也为夏令营竖起大拇指。因工作繁忙,他和妻子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孩子的暑假大多在托班度过。“参加这次夏令营,孩子有地方玩,能学到东西,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汤剑云说,虽然这是孩子第一次独自参加夏令营,但细致的活动安排和扎实的安全防护,让作为家长的他们倍感安心。

既精准回应职工所需,又巧妙连接乡村所盼,芜湖市总工会这份暑期礼物实实在在。接下来还要开展两期夏令营,越来越多的职工子女在“丰收少年·乡村振兴官”的实践里,收获知识、成长与快乐,为乡村振兴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记者 芮娟 实习生 金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