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绘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紫莹莹的茄子压弯了枝头,翠玉般的丝瓜垂挂藤间,油亮的韭菜叶舒展如带……近日,走进弋江区火龙街道良福社区的葆莎生态农场,已是一派生机盎然的丰收景象。
这片由农场主王全精心打造的共享菜园,近日迎来首个收获季,成为周边城市居民远离喧嚣、体验田园之乐的现代“桃花源”。在这里,市民们既可以亲手耕种,享受农耕乐趣,又能收获新鲜安全的农产品,体验“采菊东篱下”的诗意生活。
绿色种植,是这片农场吸引人的秘诀。靠着“自然农法、生态种植”的理念,王全种菜采取的是人工除草、施用生物有机肥、架设防虫纱网、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等方式,在提升蔬菜口感的同时,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要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吃到放心菜、健康菜。”王全说。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共享菜园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兴致勃勃地参与浇水、松土、施肥等农事活动,在劳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春播夏管,秋收冬藏,这片土地上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供应,西红柿、辣椒、黄瓜、苋菜等时令果蔬轮番上市,让人感受到“月月有花赏,季季有果尝”的田园乐趣。
“这里离市区近,交通便利,自己来种种菜,既锻炼了身体,又能让全家吃上放心菜。”王全说,“共享菜园”提供从选种、播种到采收的全流程农耕体验,同时为工作繁忙的市民提供托管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收获的喜悦,特别让人满足。”正在采摘的市民李女士手捧刚摘下的南瓜,脸上洋溢着笑容。她租种的20平方米菜地,一年租金1200元。“每隔几天就来采摘新鲜蔬菜,还能让孩子亲近自然,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李女士说,与家人一起照料菜地已成为她最珍视的家庭活动。
共享菜园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绿色空间,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一丝“新风”。
59岁的木山村村民俞老伯在农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能干熟悉的农活,又能增加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俞老伯一边整理菜苗一边感慨。
王全表示,首季丰收只是一个开始。他正计划将农场扩大种植规模,并计划引入智慧农业系统,开发年菜预定、农耕研学等新业态,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小小菜园持续“蔬”写乡村振兴的好“丰景”。
“共享菜园模式创新了城乡互动形式,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绿色健康生活和农耕体验的需求,又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弋江区农水局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继续支持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芜湖日报记者 陈旻 实习生 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