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社区“同步课堂”巧解带娃难题

字体大小:

妈妈练瑜伽

宝宝学画画

“真没想到,在小区里就能一边陪孩子上课,一边自己练瑜伽,太方便了!”近日,在鸠江区罗兰社区“兰心互助妈妈团”公益课堂现场,刚上完瑜伽课的王女士脸上写满轻松与喜悦。她的女儿正在隔壁教室专心画画,“以前送孩子上兴趣班,来回奔波耗时费力,等待时间更是枯燥浪费。现在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这才是真正的带娃提升两不误!”

这一便利,得益于鸠江区“五社联动”项目在罗兰社区的创新实践。社区精准捕捉到带娃家庭的需求痛点,推出“宝贝学艺+妈妈瑜伽”同步课堂模式,将社区二楼近5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改造为多功能活动室,同步开设儿童硬笔写字、创意绘画和成人减压瑜伽课程。更令人欣喜的是,瑜伽课的老师正是社区里一位热爱瑜伽的宝妈。她主动以特长回馈邻里,让课堂增添了一份亲切与温暖。

“同步课堂”不仅是课程创新,更构建了一个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社区教育共同体。社区负责平台搭建与资源统筹,新希望社工团队开展需求调研与项目策划,“兰心互助团”的妈妈志愿者和社区骨干负责维护课堂秩序与日常运营,辖区教育机构、爱心企业则提供专业课程支持。项目创新采用“公益低偿+反哺循环”机制,在扣除必要运营成本后,将30%盈余注入社区公益基金池,形成“服务—收益—再服务”的可持续闭环。

“我们不仅是在办公益课堂,更是在探索一种‘邻里互助、资源共生’的社区治理新路径。”罗兰社区党总支书记郭强燕表示,该模式以“五社联动”为抓手,充分激活社区内生活力,引入外部专业力量,以高效集约的方式响应居民真实需求,实现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

如今,每到开课日,社区二楼便充满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静心写字、尽情绘画;一墙之隔,妈妈们在音乐中舒展身体、释放压力。两间课堂同步进行,构成社区美好生活的生动图景。

闲置空间焕发新生,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显著提升。罗兰社区“同步课堂”不仅成功破解了“带娃难”的民生问题,更成为激活社区治理的创新举措。

大江晚报记者 奚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