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串珠成链  集群发展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字体大小:

秋意渐浓,“皖南门户”繁昌区的小山村里,抬眼望去却仍然满目苍翠。青山绿水间,一个个精品民宿如珍珠般散落,成为吸引游客流连忘返的心灵栖息地。

繁昌,这座拥有2100多年建县史的江南小城,正依托丰厚的自然禀赋与文化资源,深耕民宿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让沉寂的村庄焕发出新生机。

“天赋异禀”的民宿发展沃土

民宿产业是撬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支点,不仅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还能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农业、手工业、餐饮业、旅游业等产业链发展,形成“民宿+”的产业集群效应。

繁昌区,有着发展民宿产业的天然优势:自然风光优美,北宋时期即被赞为“天下之胜处,仕者争欲来,行旅者争欲游”,森林覆盖率达38.75%;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人字洞”远古文化、“繁昌窑”青白瓷文化、“皖南土墩墓群”青铜文化、“渡江第一船”红色文化等文化名片;区位优势突出,是南京、杭州、上海、合肥等核心城市都市圈和3小时经济圈的组成部分,基本形成“10分钟上高速、30分钟到芜湖主城区、90分钟覆盖合肥、南京、黄山等周边重点城市”的便捷通行圈……

更为重要的是,繁昌作为“天赋异禀”的种子型选手,后天仍在不懈拼搏奋斗。今年以来,由区委主要领导带队,区直、各镇、经开区组团赴外考察学习民宿产业发展,全区各镇摸排出84处适合民宿发展地块,结合和美乡村示范县创建,依托51个省级中心村、5个省级示范村、27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完善配套设施,同步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出台推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聘请一批业内知名专家为民宿发展提供专业指导,编制《繁昌区民宿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旅游规划等要求,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民宿;今年统筹和美乡村中心村、精品示范村、高标准农田和EOD等项目资金约1.8亿元,向民宿产业集聚,制定奖补政策,对获评甲级、乙级、丙级、皖美金牌和银牌民宿的给予奖补支持,对新引进且投资较大的旅游项目予以奖励。

锻长板,扬优势——繁昌区正以民宿产业“小切口”破题,整合乡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农业资源,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大突破”。

精品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群山环抱间,几幢现代中式建筑在草木掩映中若隐若现,网红无边泳池与周边美景融为一体。9月19日,记者走进繁昌区峨山镇凤形村溪地阿兰若·凤隐青山民宿,清幽的环境让人倍感放松。此前一天是周四工作日,民宿接待了一批来自上海的游客,19个房间全部客满。

“民宿有19个客房、28张床位,配套有西餐厅、泳池等。”民宿运营方、上海阿兰里文旅集团安徽事业部负责人罗志远介绍,阿兰若于2024年8月启动试营业,接待游客主要来自上海、南京、合肥以及芜湖市区。一年多来,综合入住率超过50%,赢得了众多游客的好评,目前在携程芜湖市精品民宿排行榜中位列第一。

记者从繁昌区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目前,该区共有民宿40余家,获评一批精品民宿,如原居春谷、途居马仁山露营地·竹溪源两家民宿获评国家丙级民宿、皖美金牌民宿,途居马仁山露营地·陌上雅舍、纸鸢香草等7家民宿获评皖美银牌民宿,原居春谷、马仁山庄·楠山竹苑、溪地阿兰若·凤隐青山等7家民宿获评芜湖市精品民宿。

当前,繁昌区正创新探索“民宿+文创”“民宿+农业”“民宿+电商”等模式,打造“一宿一特色”“一宿一主题”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如依托繁昌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民宿+古窑文化”;依托荻港板子矶风景区,打造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民宿;依托“人字洞”遗址公园,开发探索亚洲人类起源的研学之旅;依托纸鸢香草庄园、五华山景区、茶冲石林等自然景观,构建“民宿+生态康养文化”——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真正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推动民宿产业特色化、精品化发展,让繁昌成为更多游客牵挂的“诗与远方”。

“串珠成链”的未来产业格局

今年4月,繁昌区出台推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民宿产业发展目标:2025年至2027年,每年新增精品民宿不少于5家、家庭民宿8家以上,打造4个特色民宿集群,建成芜湖市文化旅游“中心花园”、全省民宿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中国民宿会长村的“金字招牌”。

4个特色民宿集群,是指依托“繁昌慢谷”旅游风景道、长江岸线及野生动物园、“马一梅—长一红”精品路线、“最美骑行线”等优质资源,分别打造特色民宿集聚区,引导乡村民宿串点、连线、成片规模发展。

峨山镇是“最美骑行线”集群的关键落子所在。镇党委书记汪鹏告诉记者,该镇76平方公里土地上,70%是山,10%是水,另有20%的农田,繁昌区打造的60公里“最美骑行线”,其中40公里在峨山,落户于此的安徽农业大学创新港和安徽机电学院新校区开学迎新,也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溪地阿兰若·凤隐青山是该镇打造的精品民宿之一,记者前往采访时,中国民宿会长单位开发的东岛民宿村项目业已开工建设,下一步将沿骑行线在全镇14个村做民宿产业集群。

峨山镇是繁昌区串珠成链打造民宿产业发展格局的一道缩影。繁昌区文旅局局长陈飞介绍,当前繁昌正在快马加鞭推进民宿建设,2025年该区设立了12个民宿创建目标,截至目前3个已完工、8个在建、1个已签约,另有12个项目在谈,“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民宿品质,让流量变留量、资源变资产。”

记者采访中发现,民宿产业在繁昌不仅是文旅项目,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和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以溪地阿兰若·凤隐青山为例,民宿带动周边26位村民就业,其中65岁的老人每个月能拿到3500元工资;作为民宿“合伙人”,凤形村村集体收益每年保底增加10万元。同时,民宿向游客推介销售荻港香菜、横山牛肉等本地特色农副产品,为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随着繁昌区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渐入佳境,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精品民宿镶嵌在繁昌的青山碧水间,是游客栖息的静谧港湾,亦是乡村产业向“绿”向“新”的发展密码,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印记。

芜湖日报记者 赵丹丹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