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诉先办”解民忧 农网改造赋能乡村振兴
秋收时节,鸠江区二坝镇天河村的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新架设的电力线路整齐划一,贯通田野。村民不再为用电抽水发愁,农业生产用电变得更加稳定可靠。这一转变,源于该镇近期全面完成的天河村农业用电线路改造工程——总计42000米老旧线路被彻底更换,涉及19个自然村,农业生产用电安全和稳定性得到根本性保障。
多年来,因农业用电线路老化严重,电压不稳、频繁断电成为困扰天河村村民农业生产的“心头病”。尤其进入灌溉高峰期,村民常常深夜抢电抽水,不仅效率低下,也存在用电隐患。二坝镇党委、政府以“接诉即办”“未诉先办”机制为抓手,将解决该问题列为重点民生实事,早谋划、早启动,在群众集中反映前就已展开初步摸排与方案构思。
真正推动项目驶入“快车道”的,是村民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发出的求助。接到工单后,镇村两级迅速响应,将原有筹备迅速转化为明确行动。天河村党委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组织镇干部分片走访全部自然村,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勘查电杆、线路老化情况,与村民面对面沟通,精准记录每一处断电黑点与用电需求。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村里先后召开多次座谈会,邀请自然村负责人、村民代表共同围绕“要不要改、怎么改、如何监督”畅所欲言,使改造方案更加贴合实际。项目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推进,方案、预算及时张榜公布,全程公开透明,真正让村民放心。“这次村里把事摊开来讲,交给群众来议,我们心里有底!”一位参与监督的村民代表说。
进入实施阶段,天河村严把材料质量关,采购全部符合国家农网标准的高质量电线和配套设施。施工过程中,创新实施“村干部包片+村民代表监督”机制,每日派员巡查施工质量,紧盯挖沟、立杆、布线、接线每一道工序。与此同时,二坝供电所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提供支持,确保工程符合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
目前,该项目已全部竣工。纵横田畴的崭新线路,不仅送来了“放心电”,也送来了村民的欢笑声。“再也不用半夜起来等电浇水了,现在用电抽水方便又安全,庄稼‘喝得饱’,我们也安心!”村民徐先生高兴地说。
据悉,二坝镇将12345热线作为了解民情民意、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渠道,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深化,建立常态化排查机制,对民生难题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下一步,该镇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以扎实的工作成效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芜湖日报记者 俞冰清